| 索 引 號: | 11371726004495004C/2023-16469 | 分 類: | 風險評估 |
| 發布機構: | 鄄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 年 03 月 10 日 |
| 標 題: | 《鄄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風險評估 | 發布日期: | 2023 年 03 月 10 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 內容概述: | 《鄄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風險評估 | ||
- 索 引 號:11371726004495004C/2023-16469
- 分 類:風險評估
- 發布機構:鄄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標 題:《鄄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風險評估
- 成文日期:2023 年 03 月 10 日
- 發布日期:2023 年 03 月 10 日
- 內容概述:《鄄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風險評估
《鄄城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風險評估
瀏覽量:
一、《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共包含十三個章節,分別為: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底圖底數,基礎分析
第三章錨定目標,戰略謀劃
第四章全域統籌,優化格局
第五章穩固農業,振興鄉村
第六章保護生態,綠色低碳
第七章優化城鎮,集約發展
第八章擴容提質,宜居縣城
第九章彰顯文化,塑造特色
第十章完善設施,強化支撐
第十一章國土整治,生態修復
第十二章區域協同,崛起突破
第十三章任務分解和指標傳導
二、各方意見采納情況
1、社會公眾意見采納情況
2023年1月19日,《規劃》(草案)分別在鄄城縣人民政府網站和鄄城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微信公眾號進行了公示,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公示時間為30日。
公示期間未收到公眾對《規劃》的反饋意見建議的電話、電子郵件和信件。
2、鄉鎮(街道辦)及有關部門意見征詢
《規劃》面向各鄉鎮人民政府及有管部門征求意見,共涉及107個單位,收到55個單位書面回復,其中10個單位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45個單位書面回復無意見。
10個單位提出的具體意見,共計37條,其中采納25條,未采納5條,涉及問題解答7條,對于未采納的情況做出詳細的解釋說明。
三、評估事項
綜合考慮鄉鎮(街道辦)及有關部門意見、公眾建議以及輿情信息跟蹤情況,逐一識別判斷風險因素,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四個方面對《規劃》進行全面風險評估。
四、評估內容及風險預判
1、合法性評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通知》(魯發[2019]20號)等法律、政策要求,開展《規劃》編制是必要的、合法合規的。
風險評價:低風險。
2、合理性評估
《規劃》依據《山東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導則(試行)》等相關技術規劃要求,優化鄄城縣國土空間功能和布局,促進全縣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形成草案后,廣泛征求了社會公眾意見,函詢了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有關部門意見。
風險評價:低風險。
3、可行性評估
《規劃》落實上位規劃的有關指標要求,銜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提出了量化指標,為鄄城縣的發展及下一步各層級規劃能夠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風險評價:低風險。
4、可控性評估
(1)社會穩定風險
《規劃》項目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以“高質量發展”為視角,形成規劃方案。《規劃》廣泛征求意見期間未收到反對意見及負面不良輿情,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矛盾糾紛、社會群體性事件的概率較小。
風險評價:低風險。
(2)公共安全風險
國土空間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安排,是編制下層次各類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對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害的可能性較小。
風險評價:低風險。
(3)生態環境風險
《規劃》編制過程中積極主動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征求意見,并按照其反饋的意見修改完善規劃成果。下一步將按照國家、山東省的有關要求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充分尊重評估意見。
風險評價:低風險。
(4)財政金融風險
根據鄄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鄄城縣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鄄政辦發〔2019〕7號),明確提出“加強經費和技術保障”,“規劃編制經費預算應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相關規定例行鄄城縣相關編制費用撥付流程后,不會造成政府債務增加、超出政府償債能力,不會造成財政支出擴大。
風險評價:低風險。
(5)輿情風險
《規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以來,暫未發現相關負面評價的情形。跟蹤菏澤市其他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輿情,尚未發現負面評價的情形。
風險評價:低風險。
五、綜合防范措施
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體系、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實施過程中積極做好對接。
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編制時積極做好《規劃》中各項指標的分解與落實。
積極做好應急處置預案,事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發現和掌握容易引起群體性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控制風險擴大外溢。事中及時解決問題。第一時間做好現場對接,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并責成相關部門限期研究解決。事后及時做好輿情引導,積極正面引導輿情。
六、評估結論
對《規劃》實施的主要風險因素進行初步判斷,認為在未采取風險處置措施前,風險等級為低風險。《規劃》實施過程中,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后,造成的風險將會進一步得到有效控制或降低。綜合判斷,《規劃》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魯公網安備371726020001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