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市民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訪談節目。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衛東。李局長您好,歡迎您做客鄄城縣人民政府網站“政務訪談”欄目。
李衛東: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市民朋友們好!感謝政府網站為我們提供一個與大家相互交流的平臺,我代表縣農業農村局全體干部職工,向長期關心支持我縣“三農”工作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主持人:鄄城作為農業大縣,糧食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2024年我縣小麥高產攻關田刷新紀錄,2025年在“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方面又有哪些新突破??
李衛東:我們始終把穩產能、保豐收作為核心任務。重點抓了三項工作:一是科技護航更精準。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田+良機”配套模式,小麥良種覆蓋率達99.8%,種植面積93.1萬畝,平均單產528.7公斤,總產49.22萬噸,單產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長”。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2萬畝、大豆種植任務5.17萬畝。二是農田建設再升級。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0.5萬畝,2024年我縣承擔的1.5萬畝改造提升項目已完工,新打54m深機井66眼,60m深機井150眼,配套170QJ25-32/4kW型水泵及相關配套設施,IC卡射頻控制系統216套,管理機8臺,以及射頻卡5000張新建、改建生產橋27座,架設10kV架空線路(含導線及電桿金具)15.65km,低壓架空線,架空絕緣導線7.925km,10kV柱上變壓器(ZA-1-ZX,100kVA)18臺。目前已經通過市里驗收。三是防控體系更健全。延續“統防統治”優勢,完成小麥飛防面積51.4萬畝、玉米重大病蟲飛防面積15.2萬畝。開展測土配方施肥60.7萬畝,推廣多項先進適用技術3.2萬畝。
主持人:產業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我縣在培育農業“新六產”、帶動農民增收方面取得了哪些實效??
李衛東:目前全縣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20家,農產品加工產業加快發展,涌現出晨雨紅糖、珍屜食品、堯寶食品、京味食品等一批優質項目,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業態更加豐富,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從事藤編加工15000多人,散布在周邊加工點350多個,人均年收入1.2萬元。肉鴨全縣建有生態肉鴨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32處、散養家庭農場2000余戶,上半年出欄肉鴨出欄肉鴨4500億只,帶動60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5萬元。魯西黃牛、中國斗雞、“三主元”植物油成功獲評省級知名品牌,晨雨糖業的系列產品正在培育中。新發展培育社合作社6家,家庭農場16個。省級產業強鎮達到4家,鄉品名村39個,“三品一標”認證達到144個,實現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
主持人: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體,我縣在培育新型農民、激發主體活力方面有哪些舉措??
李衛東:強化“農時前置”原則的落地細節,將“培訓趕在農時前”的抽象原則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規劃性。結合2025年農業生產周期,提前3-6個月制定培訓計劃。突出“按需施訓”,開設“電商運營”培訓,內容涵蓋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物流對接等實用模塊,解決農民“賣貨難”問題。邀請農技專家現場示范,重點講解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精準管理等核心技術。組織“安全生產規范”培訓,覆蓋農藥使用標準、產品溯源流程等內容,助力農民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2025年完成電商、果樹修剪、農業技術、蔬菜種植、安全生產等多個培訓項目,培訓人數1800余人。
主持人:我們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又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李衛東:我們堅持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確?!叭U稀?、安全飲水和兜底保障等政策保持穩定。不定期開展入戶走訪,及時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截止目前,全縣脫貧享受政策戶7597戶,16349人,監測幫扶對象124戶390人,全都落實各項幫扶政策,不存在返貧致貧現象。全面盤活利用就業幫扶車間,全縣367個車間正常運營362個,利用率達到98.6%。簽訂車間租賃合同362個,年租金269.2萬元,帶動就業3742人,其中脫貧人口273人。落實雨露計劃、齊魯富民貸、扶貧助學政策,雨露計劃共惠及脫貧享受政策家庭以及納入防止返貧動態監測范圍家庭的在校中、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共計1481人次,發放雨露計劃補助資金222.15萬余元。二是加快實施銜接資金項目。2025年度投入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10730萬元,實施產業發展和農村小型基礎設施項目36個。
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們全縣的農業農村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還存在什么問題嗎?
李衛東:我們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缺少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農產品品牌不夠多、影響力不夠大。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多為初級加工企業,精深加工檔次不高,附加值低。二是農民收入、村集體經濟收入偏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仍較單一,不少村仍依靠資產租賃項目收益,缺乏穩定有力的產業支撐,缺乏可持續的經營性收入。三是農村人居環境群眾會參與度不高,農村改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等長效機制還不夠健全。
主持人:非常感謝李局長的詳細介紹。最后,請您再談談咱們下一步工作中都有哪些打算??
李衛東:在下步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抓好核心任務,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措施。全面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開展“千人下鄉、穩糧保供”行動,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工程,發展節水灌溉,推進糧食面積和產量提升,確保全年糧食穩產穩增。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重點建設彭樓鎮、董口鎮優質中藥材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內資源整合,產業融合、人才提升。探索“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基地”產業發展模式,將農民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各環節上,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主持人:感謝李局長的詳細解讀和精彩分享,讓我們對鄄城農業農村發展充滿了信心。今天的訪談節目就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