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1371726MB28656226/2023-01260 | 分 類: | 部門文件 |
| 發布機構: | 鄄城縣農業農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3 年 11 月 30 日 |
| 標 題: | 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發布日期: | 2023 年 11 月 30 日 |
| 文 號: | 鄄農發〔2023〕36號 | ||
| 內容概述: | 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效力狀態: | 有效 |
- 索 引 號:11371726MB28656226/2023-01260
- 分 類:部門文件
- 發布機構:鄄城縣農業農村局
- 成文日期:2023 年 11 月 30 日
- 標 題: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發布日期:2023 年 11 月 30 日
- 文 號:鄄農發〔2023〕36號
- 內容概述: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效力狀態:有效
鄄城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街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
根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關于切實加強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的緊急通知》(農質管函〔2023〕136號)文件要求,現將《鄄城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鎮街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鄄城縣農業農村局
2023年11月30日
豇豆是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治理的重點品種,因病蟲害多發重發、用藥頻繁,花果同期、采摘間隔短,加之以小農戶分散生產為主,全國豇豆產品監測合格率始終偏低,禁用農藥檢出和常規農藥殘留超標同時存在。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根據省農業農村廳通知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治理目標
堅持產管并重、疏堵結合,突出重點區域、重點時節、重點問題,著力堵住蔬菜禁用農藥管控漏洞,加強生產過程監督檢查,強化豇豆上市前監測把關,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用農藥行為,嚴格管控常規農藥超標問題;加強宣傳,提升種植戶的思想認識和技術水平;推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推動綠色防控技術普遍應用,建立健全豇豆生產減藥控殘長效機制。爭取用一年時間,豇豆種植中違法使用蔬菜禁用農藥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到2025年,豇豆常規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得到有效管控,全縣豇豆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
二、治理重點
(一)突出重點時節。
我縣以露地生產夏季集中上市為主,還有部分設施生產秋冬季上市。各鎮街要準確把握轄區內豇豆種植規律,抓住重點時節,組織精干力量,全力推進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
(二)突出重點問題。
主要針對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禁用農藥檢出。重點是克百威、氧樂果、水胺硫磷、三唑磷、滅多威、甲基異柳磷、乙酰甲胺磷、氟蟲腈。
二是常規農藥殘留超標。重點是吡蟲啉、阿維菌素、啶蟲脒、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噻蟲嗪、多菌靈、氯氰菊酯、滅蠅胺、氯氟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
各鎮街應根據當地生產實際,增減需要重點關注的農藥品種。
三、主要任務
要在落實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工作部署的基礎上,針對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
(一)全面排查建檔,盡快摸清生產底數。要在下一茬豇豆種植前全面開展種植意向調查,在生產期開展全覆蓋排查,將以商品生產為目的的豇豆種植戶全部納入監管名錄,理清豇豆的種植主體名稱、聯系人、聯系方式、種植面積、上市期等情況,逐一建檔立卡,督促種植主體建立和規范田間生產檔案。同時,按照“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要求,明確鎮街監管員和村級協管員。各鎮街監管名錄要在每個生產期及時進行動態調整更新,按要求進行報送。要確保豇豆生產區域和種植主體全面落實鎮街監管機構與生產主體“雙承諾”制度,實現豇豆生產主體簽署全覆蓋。
(二)推進綠色防控,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一是認真宣傳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豇豆質量安全管控技術性指導意見》(附件4)和省農業農村廳《豇豆產品安全風險防范要點》(附件5),以鎮街為單位制定豇豆全程綠色防控、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方案,加強豇豆病蟲害及抗藥性監測,篩選新型防治藥劑藥械,推行統一開方、供藥和病蟲害防治作業。二是各鎮街要深入調查落實轄區內主要豇豆種植戶的農藥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制定豇豆禁用農藥和常規農藥重點關注清單,并發放到所有豇豆種植戶。三是加強豇豆病蟲害及抗藥性監測,積極篩選新型防治藥劑藥械,推行物理誘殺、生物防治等技術方法,切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有效遏制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全面提升突出問題攻堅治理成效。
(三)實施示范引領,強化技術培訓指導。一是從全縣豇豆種植主體中篩選3家左右,進行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組織縣、鎮街兩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幫包服務,切實推動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二是開展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各鎮街針對全部建檔立卡種植戶,組織開展1-2次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安全用藥技術培訓。三是各鎮街針對豇豆重點產區探索建立農藥安全使用指導員制度,加強關鍵時期巡查指導和技術指導服務。
(四)加強農藥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一是嚴格農藥生產經營行為管控,各鎮街要組織行政執法人員每半年對轄區內農藥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特別是從事批發環節的農藥經營主體,嚴查違法違規銷售限制農藥、假劣農藥等行為,嚴管誤導農民購買使用農藥等行為。二是加大農藥監督抽查力度,監督抽查數量將比上年提高20%以上。三是各鎮街要督促農藥經營者在銷售臺賬中增加蔬菜禁用農藥的施用作物,跟蹤核查銷出的蔬菜禁用農藥實際用途,嚴查違規使用行為。
(五)加強生產管理,加大巡查檢查力度。一是各鎮街要加強對豇豆生產主體的巡查檢查,建立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工作機制,在豇豆上市集中期等重點節點,對每個種植戶至少每周巡查一次,及時掌握生產用藥、采摘上市、產品檢測等情況。二是認真宣講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違法違規用藥的法律責任和嚴重后果,督促其科學安全用藥、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三是采取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等方式將豇豆收購主體納入日常監管范圍,加強普法宣傳教育,督促收購者、銷售者履行質量安全責任。
(六)同步推進禁用農藥和常規農藥速測。各鎮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加強豇豆上市前速測把關,既要絲毫不放松禁用農藥速測,又要在豇豆即將上市時積極開展常規農藥速測,做到“用什么檢什么、檢什么標注什么”,切實發揮出速測的一線排查警示功能。對企業和合作社,督促嚴格落實自控自檢要求;對生產農戶,鎮街監管服務機構要加強速測服務,每個生產周期每戶至少抽檢速測一次,速測檢出農藥殘留陽性的,一律不得上市。涉及發現禁用農藥的按監督抽查程序跟進定量檢測,確認不合格的一律予以銷毀;涉及常規農藥超標的持續跟蹤速測,合格后方可上市。積極協調市場監管部門,督促市場開辦者加強豇豆禁用農藥和常規農藥檢測把關,發揮市場倒逼作用。
(七)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將豇豆作為監督抽查的必檢品種,將以商品生產為目的的豇豆生產主體,作為重點監督抽查對象。縣局將根據我縣豇豆種植分布情況,加大重點區域的監督抽查數量,適時組織開展縣級豇豆專項監督抽查。豇豆生產過程中,監督抽查重點檢測蔬菜禁用農藥;豇豆采摘上市時,監督抽查既要檢測禁用農藥,又要檢測常規農藥。監督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要立即組織依法查處,對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從嚴處罰違法生產主體,向社會公布不合格產品信息。加強行刑銜接,對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對獲得綠色食品證書的豇豆要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抽檢,抽檢不合格的,一律建議有關單位取消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并撤銷證書。
(八)推進全程溯源管理。要嚴格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督促豇豆生產企業和合作社批批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指導豇豆收購主體落實收取保存和分裝混裝后再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要求。鼓勵豇豆主產鎮街探索開展豇豆信息化監管平臺試點,推進種植、購藥、用藥、采收等環節信息互通互聯,建立豇豆生產和銷售一體化檔案,探索豇豆收購主體實名備案管理和小包裝捆扎豇豆附帶“承諾達標合格證+追溯二維碼標簽”方式,直達銷售終端。同時,加大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檢查力度,對冒名開具、虛假開具的,嚴厲打擊。
(九)全面強化信用管理。要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評價,將豇豆生產主體全部納入信用評價范圍,將省、市、縣三級監督抽查情況作為信用評價依據。同時,加大信用評價結果的運用,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分類監管,積極開展豇豆質量安全信用宣傳,定期發布“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探索實施守信激勵、失信懲戒。
(十)加強宣傳引導力度。各鎮街要通過印發技術指導手冊、明白紙、海報,懸掛條幅,運用新聞媒體、互聯網平臺,深入田間地頭等方法手段,廣泛開展好宣傳引導工作。一方面宣傳好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安全用藥技術,另一方面宣傳貫徹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違法違規經營使用農藥的危害及嚴重后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將加強對全縣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工作的統一組織、協調和指導。各鎮街要高度重視,把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擺在重要位置,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抓好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工作。要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責任,確保工作可核查、成效可量化,推動工作落實落地落細。
(二)強化政策支持。縣局及各鎮街農產品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溝通,積極爭取資金支持,保障豇豆病蟲害及抗藥性監測、農藥質量監測、病蟲害防控示范推廣、豇豆農藥殘留風險監測及監督抽查等工作有效開展。要統籌用好相關政策資金,支持推行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等。
(三)強化技術保障。縣局將聯合各鎮街農產品監管部門組建專家團隊,強化攻堅治理中的技術保障。加強薊馬、斑潛蠅、銹病等豇豆主要病蟲害研究,摸清病蟲害發生規律、危害特點,探索研發集成綜合防控技術。各鎮街要按照要求,配備并用好膠體金免疫層析快檢設備,明確當地豇豆重點風險清單,實施靶向檢測,做好培訓、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速測的前線排查作用。
(四)強化督促考核。縣局將按照要求,推動把豇豆等重點品種農藥殘留問題治理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在豇豆集中上市期向重點鎮街派出工作組開展攻堅治理效果評估,核實各地豇豆種植戶建檔立卡是否全面,下沉到田間地頭核查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對工作不力的鎮街給予通報批評等。各鎮街要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推動落實鎮街人民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
(五)強化信息報送。各鎮街要按照豇豆管理辦法按時報送本轄區豇豆種植信息,做到全面,細致。監管無死角。根據生產季節特點動態增補。豇豆上市期實行工作進展半月報制度(見附件2、附件3),于2024年4月10日前報送第1次信息至縣局農產品監測股郵箱,后續每半個月報送1次,直至當年豇豆生產期結束。



魯公網安備371726020001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