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1371726MB26549990/2025-01668 | 分 類: | 檢查制度 |
| 發布機構: | 鄄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 年 05 月 09 日 |
| 標 題: | 【檢查制度】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 發布日期: | 2025 年 05 月 09 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 內容概述: | 【檢查制度】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 ||
- 索 引 號:11371726MB26549990/2025-01668
- 分 類:檢查制度
- 發布機構:鄄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標 題:【檢查制度】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 成文日期:2025 年 05 月 09 日
- 發布日期:2025 年 05 月 09 日
- 內容概述:【檢查制度】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檢查制度】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瀏覽量:
2025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四個最嚴”要求為遵循,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持續提升監管效能,筑牢藥品安全底線,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一、持續完善制度機制
(一)強化政策宣貫。要加強藥品監管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即將修訂出臺《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生產經營管理辦法》等法規政策宣貫,加強《山東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山東省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管理辦法》《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山東省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等文件培訓學習,壓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主體責任。
(二)完善制度標準。配合省藥監局組織修訂完善《山東省疫苗流通質量監督檢查辦法》《山東省藥品現代物流企業實施標準》,引導和支持藥品經營企業優化升級,服務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會同行政審批服務等部門建立完善零售企業許可、執業藥師注冊審管聯動機制,規范藥品市場秩序。
(三)優化協同監管機制。強化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聯動”監管體系。發揮各級食藥安委統籌協調作用,落實藥品安全黨政同責,健全完善藥品安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的全鏈條協同監管工作機制。各監管所要推進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網格化監管,落實日常監督責任。
二、突出重點精準監管
(四)加強重點品種監管。對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等高風險品種,以及集采中選藥品、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放射性藥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用藥等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實施重點監管。加強對右美沙芬等2023年以來新增列管藥品、芬太尼類藥品、集采中選特殊藥品、含興奮劑藥品、肉毒毒素等經營企業的監督管理,重點核查購銷渠道管理、購買方資質審核以及無資質銷售新列管藥品等情況,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特殊藥品的行為。持續加強中藥注射劑、中藥配方顆粒及珍稀瀕危中藥材、醫療用毒性中藥材等相關中成藥、中藥飲片的經營和使用質量管理。
(五)加強協同監管和聯合檢查。要綜合分析既往監督檢查、質量抽檢、違法行為查處、投訴舉報等情況, 研究確定經營和使用環節的監管重點,推進綜合監管和聯合檢查,強化監管的協同性。以購銷合法性、冷鏈儲運合規性、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連鎖“七統一”、執業藥師在崗履職、處方藥憑處方銷售等為重點內容,對城鄉接合部、農村等重點區域的藥店、診所和委托儲運、異地設庫等企業,綜合運用常規檢查、飛行檢查、非現場檢查及摸排暗訪等手段,加強穿透式監管,必要時以品種為主線進行延伸檢查,著力發現和解決深層次、行業潛規則問題。
(六)開展藥品經營環節“清源”行動。按照國家局、省局藥品經營環節“清源”行動的統一部署,以投訴舉報較多、既往檢查存在問題的企業為重點進行風險分析與排查,堅持線上線下一體推進,重點打擊出租出借證照、非法渠道購銷藥品、銷售假劣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強化藥品網售監管
(七)加強藥品網絡銷售環節監管。堅持以網管網、以快治快,根據日常監測線索和投訴舉報情況,對藥品網絡銷售企業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加強藥品網絡銷售跨區域監管、案件協查和信息通報,嚴厲打擊無資質網絡銷售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藥品、網絡銷售假劣藥品、違規展示網絡銷售藥品信息等行為,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
(八)加大網絡銷售監測力度。充分利用國家、省藥品網絡銷售監測平臺推送線索,結合投訴舉報平臺,拓寬線索來源,利用檢查、稽查、信息化等多方監管力量,加大重點品種以及超低價銷售高值藥品違法線索的核查。對涉嫌違法違規線索,第一時間固定證據,第一時間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并核查處置,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九)完善網售監管部門聯合工作機制。發揮網監、廣告監管等綜合監管優勢,加強與公安、網信、工信、衛健、醫保等部門溝通協作,健全藥品網售監管部門聯合工作機制,齊抓共管。
四、加強疫苗質量監管
(十)強化疫苗流通使用質量監管。加強疾控機構、接種單位全覆蓋監督檢查,做好傳染病防治急需用疫苗藥品質量監管,重點檢查疫苗來源流向、冷鏈設施運行、溫度監測記錄、追溯信息上傳等情況,督促相關單位落實疫苗安全主體責任。
(十一)推進疫苗冷鏈信息化追溯。配合省、市局推進疫苗冷鏈信息化追溯建設,做好部門間數據對接,與配送企業、疾控等冷鏈信息化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形成監測、預警和處置閉環。
(十二)推動疫苗全鏈條協同監管。發揮疫苗管理聯席會議作用,加強部門聯動、信息互通,密切協作,強化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工作協同,推進資源共享,夯實疫苗安全責任,完善疫苗監管體系,形成齊抓共管局面。
五、排查化解風險隱患
(十三)持續完善會商機制。定期開展風險會商和藥品安全形勢分析,系統梳理經營使用環節的風險,健全完善風險隱患、問題線索、跟蹤落實、整改銷號“ 四張清單”,將風險排查、監督檢查、抽檢、稽查辦案有機融合,落實 風險處置責任,強化“聯動聯處”,堅持動態清零,實現風險閉環管理,及時防范化解系統性、區域性和潛在的安全風險。
(十四)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堅持預防為主,對醫保回流藥、藥品違法網絡銷售、執業藥師“掛靠”等問題隱患,緊盯不放、全程跟蹤、及時通報,合力化解風險,確保風險防控體系持續有效運行。鄄城縣局要按照《菏澤市中藥材專業市場質量管理辦法》要求,加強中藥材線上線下經營的質量管理,推動舜王城中藥材專業市場規范運營。
(十五)提升抽檢監測效能。優化抽檢模式,統籌聯動,對上一年度各級抽檢發現的不符合規定藥品開展跟蹤抽檢。加大對孕產婦及兒童用藥、集采中選品種、中藥配方顆粒、網售藥品等的抽檢力度,對國家集采、全國中成藥聯盟集采中選品種,以及投訴舉報多、群眾關切度高、價格異常、有聚集性信號等品種,開展針對性監督抽檢。
(十六)強化不良反應監測。持續強化藥物警戒體系建設,做好創新藥、國家集采中選藥品、中藥注射劑等品種不良反應監測,加強依托咪酯、普瑞巴林、右美沙芬等濫用問題突出品種的監測。對聚集性信號和預警風險信號,組織以品種為主線的監督檢查,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加強與衛健、疾控機構的協作,積極配合做好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和處置。
六、夯實主體責任
(十七)壓實質量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大面向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警示教育力度,強化關鍵崗位人員考核培訓,實施“兩清單一承諾”制度,督促其強化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加強內審和風險評估,定期開展風險自查報告,主動排查質量安全隱患。
(十八)落實藥品信息化追溯責任。按照省、市局部署督促轄區內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健全藥品追溯管理制度,通過軟件融合、硬件升級的方式提高追溯數據錄入的便捷性、規范性和準確性,按要求做好掃碼、收集上傳、數據校驗等工作,持續提升追溯數據質量,及時處理預警信息,確保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七、提升監管效能
(十九)提升監督檢查質效。深入落實國家、省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要求,規范涉企檢查,優化檢查計劃,統籌推進各項檢查任務。推進分級分類監管,根據企業風險和信用等級合理確定檢查頻次。緊盯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綜合運用監督檢查、抽檢監測等監管手段,提升監督檢查的精準性、針對性。按照省局要求推進《藥械化企業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規范》落實,嚴格檢查標準,規范檢查程序。
(二十)持續提升監管能力。制定培訓計劃,加強基層監管人員業務培訓,持續提升監管人員發現問題的敏銳性、準確性、專業性。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藥品監管和服務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組織好培訓,建立與監管事權相匹配的監管隊伍。
(二十一)積極推動智慧監管賦能。主動對接衛健、醫保等部門,積極探索追溯數據互聯共享,在持續做好疫苗、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重點品種追溯體系建設基礎上,逐步推進藥品經營使用環節全品種信息化追溯。
(二十二)深化部門協同聯動。積極推動建立健全三醫協同機制,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尤其是在藥物警戒、集采中選品種、特殊藥品、信息化追溯、打擊非法渠道購進藥品等方面,持續加大協同力度。
(二十三)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加強與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相關單位的協作,推進藥品安全法律法規宣傳、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工作,發揮媒體和公眾等各方監督作用,倒逼企業守法合規,營造多元共治、社會共享、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八、強化黨建引領
(二十四)推進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堅持以黨建促監管,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緊扣藥品安全主責主業、常態化開展“政企溝通會”“幫扶進企業”活動,健全溝通交流機制,以“有解思維”服務藥品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十五)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按照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和“四抓四提”作風建設的要求,把紀律作風建設融入日常工作。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藥品監管“十不準”等要求,持續鍛造清正廉潔、作風過硬的藥品市場監管隊伍,堅決守住藥品安全和隊伍安全“兩個底線”。



魯公網安備371726020001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