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1371726MB2865905E/2022-0383 | 分 類: | 文化展覽講座 |
| 發布機構: | 鄄城縣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2 年 06 月 10 日 |
| 標 題: |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鄄城縣民俗非遺線上展3 | 發布日期: | 2022 年 06 月 10 日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 內容概述: |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鄄城縣民俗非遺線上展3 | ||
- 索 引 號:11371726MB2865905E/2022-0383
- 分 類:文化展覽講座
- 發布機構:鄄城縣文化和旅游局
- 標 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鄄城縣民俗非遺線上展3
- 成文日期:2022 年 06 月 10 日
- 發布日期:2022 年 06 月 10 日
- 內容概述: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鄄城縣民俗非遺線上展3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鄄城縣民俗非遺線上展3
瀏覽量:
【非遺】之五:擔經
擔經,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據考證,此舞源于原始社會后期的母系社會時期,傳說古代擔經意在敬老母娘娘(華胥),擔時兩臂平伸,手半握,經挑兩頭以示孝敬。據傳,經挑是指龍,代表伏羲、女媧,伏羲為大龍,女媧為小龍。后來,佛教音樂傳入后先人把它與其相結形成現在的擔經,所呤唱的內容主要以歌頌祖先的功德,不忘祖根的美德為主,教化育人尊老愛幼、孝敬老人、多做好人好事,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民間藝術形式。
該項目,在2009年9月納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之六:梅花拳
梅花拳在鄄城的傳播久遠而廣泛,其內容豐富而璀璨。
鄄城習練梅花拳的人員達三萬余人,入門投師的兩萬余人,眾稱“鄄城梅花拳,遍地都在傳”。
通過各代先師的努力,銬就了今天梅花拳的輝煌業績,鄄城縣梅花拳為國家、省、市、縣各級和部隊培養了一大批武術英才,分別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同時也為提高我縣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人們思想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習練武術的人越來越少。出現習武者后繼乏人,這對梅花拳的繼承和發展帶來嚴重威脅,如不及時搶救,必將帶來嚴重后果。對此,必須給以高度重視。
2021年11月,納入山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機構名稱:鄄城縣文化和旅游局
開放時間:2022年6月10日
機構地址:陳王路南段656號
聯系電話:0530-7793788
臨時停止活動信息:暫無



魯公網安備37172602000105號